手臂動脈穿刺注射模型
2015/11/03
bou
224
注射穿刺部位,采集血標本常用橈動脈與股動脈。橈動脈穿刺點位于前臂掌側腕關節(jié)上2cm、動脈搏動明顯處。股動脈穿刺點見前面。
目的是作血液氣體分析; 重度休克,須經(jīng)動脈輸入血液以增加有效血容量;施行某些特殊檢查(如腦血管造影);施行某些治療(注射抗癌藥物)。
模型可進行手臂主要分布橈動脈與尺動脈血管系統(tǒng)穿刺。
模型由脈搏球提供真實的動脈壓及模擬的動脈博動。
模型模擬血液回流有明顯的動脈血噴射感。
模型的皮膚和動脈血管可更換。
模型的上肢可旋轉(zhuǎn)180°便于仿真穿刺練習。
模型可進行三角肌部位的肌肉注射。
操作方法;
在充分暴露穿刺部位,常規(guī)消毒,范圍要廣泛,術者立于穿刺側,戴手套或用2%碘酊與70%乙醇消毒左手食指和中指,以固定欲穿刺的動脈,右手持注射器,在兩指間垂直或與動脈走向呈40度刺入動脈,見有鮮紅色回血,右手固定穿刺針的方向及深度,左手以最快的速度注射藥液或采血。操作完畢,迅速拔出針頭,局部加壓止血5-10分鐘。
用注射盤內(nèi)加無菌的5ml或10ml干燥注射器,7號針頭及標本容器,白手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