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肺復蘇一定要超過30分鐘嗎?
心臟驟停唯一有效治療方案的治療方案為心肺復蘇(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,CPR)。然而,開始復蘇不成功時,復蘇團隊需要判斷是否繼續(xù)CPR或如何CPR。
2015年歐洲復蘇委員會(ERC)指南認為雖然正在進行高級生命支持,如果缺乏可逆性病因以及心臟停搏已經(jīng)超過20分鐘者應該停止CPR。但是在其他情況下,CPR持續(xù)時間仍然不清楚。在ROC( Resuscitation Outcomes Consortium )- PRIMED研究的二級分析中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對于院外心臟驟停并且最終達到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(mRS 0-3)的患者中,90%者于20min內(nèi)恢復自主循環(huán),99%者于37min內(nèi)恢復自主循環(huán)。院內(nèi)心臟驟停AHA跟著指南走-復蘇(GWTG-R)登記研究中,9912例成人患者生存出院,其中8.4%的患者在CPR 30分鐘后未恢復自主循環(huán)。在這些患者中出院時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狀態(tài)的比例并不比較短CPR持續(xù)時間者少。一項丹麥的院外心臟驟停的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3.8%生存超過30天的患者中急診CPR持續(xù)時間超過25min。
長時間傳統(tǒng)CPR(conventional CPR,CCPR)維持重要器官血供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體外胸外按壓的心輸出量較低,進行性心肌功能障礙,以及復蘇者疲勞。體外循環(huán)CPR(Extracorporeal CPR,ECPR)是一種緊急靜脈-動脈心肺轉(zhuǎn)流術,長時間心臟驟停經(jīng)過傳統(tǒng)CPR不成功者采用該技術能夠恢復循環(huán)。在一項納入了135例成人院內(nèi)心臟驟停的研究中,經(jīng)過平均55.7+-27min CCPR仍未成功者開始采用ECPR,其中46例(34%)生存出院,41例(89%)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。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CCPR持續(xù)30、60和90min的生存可能性分別為50%、30%和10%。一項院內(nèi)心臟驟停生存配對隊列研究比較了ECPR(59例)和CCPR(113例),當CPR持續(xù)時間<30min、30-45min和45-60min時,ECPR組生存出院的比例分別是CCPR的2.1倍、3.4倍和5.4倍;當CPR持續(xù)時間超過60min時,ECPR和CCPR的生存率分別為17.7%和0%。
最近一項納入了9項研究的meta分析發(fā)現(xiàn)與CCPR相比,ECPR 30天生存絕對增加13%,并且30天良好神經(jīng)預后比例更高。然而,所納入的研究皆為非隨機研究,質(zhì)量較低,偏倚較大;ECPR者更加年輕,病因更多為心因性。目前正在進行的幾項隨機對照研究探究是否ECPR由于CCPR。
盡管ECPR具有潛在的優(yōu)勢,但是其比CCPR更加復雜,花費更高,開始治療的時間更長。另外,長時間ECPR還會增加不可逆腦損傷的風險。最近的一項系統(tǒng)性綜述顯示采用ECPR發(fā)生腦死亡的比例是CCPR的3倍。
不管采用何種復蘇技術,只有那些神經(jīng)功能有機會恢復的患者才值得進行延長時間的復蘇;因此,選擇合適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。在ROC-PRIMED研究中,出院時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的可能性隨著復蘇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,包括在每一個時間點,在下面的情況下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的可能性最大:最初表現(xiàn)為可除顫心律+有目擊者+旁觀者CPR。同樣,一項日本的登記研究納入了282183例成人患者,并且經(jīng)過長時間院前CCPR(直到60min)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在旁觀者目擊心臟驟停的患者中,最初表現(xiàn)為可除顫心律和旁觀者CPR都是30天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的獨立預測因素,同時較長院前復蘇持續(xù)時間降低了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的可能性。
法國衛(wèi)生部指南推薦以下情況可以考慮采用ECPR:1.心臟驟停和開始CCPR(無灌流)之間的時間間隔不超過5min,或最初的心律是可以除顫的;2.CCPR(低灌流)持續(xù)時間不超過100min;3.呼氣末CO2至少10mmHg。這項標準和其他標準已經(jīng)被前瞻性驗證。一項院外心臟驟?;颊叩南到y(tǒng)性綜述顯示,ECPR預后更好與以下因素有關:可除顫心律,低灌流時間較短,動脈血PH較高,血乳酸較低;而與以下因素無關:年齡,性別和旁觀者CPR。
在難治性心臟驟停的患者中,在體位循環(huán)灌流建立以前仍然需要長時間CCPR。機械性CPR設備可以確保高質(zhì)量的CPR,很多人認為機械CPR設備是院外心臟驟停ECPR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機械設備將能夠確保經(jīng)過篩選的患者在轉(zhuǎn)運到導管室進行冠脈造影和PCI過程中始終保持CPR。
最后作者認為,最近的證據(jù)顯示,盡管較長復蘇時間與高死亡率有關,但是復蘇時間達到和超過30min后患者仍然有可能獲得良好神經(jīng)功能預后。當CCPR無效時,可以考慮ECPR。機械性CPR設備可以協(xié)助CCPR,橋接ECPR。應該認真衡量延長CPR的益處和風險。延長復蘇時間時應該考慮如下因素:是否可逆性病因,最初的心律,有無目擊者,復蘇時間間隔等。
文獻出處:Nolan JP1,2, Sandroni C3.In this patient in refractory cardiac arrest should I continue CPR for longer than 30 min and, if so, how?Intensive Care Med. 2017 Oct;43(10):1501-1503. doi: 10.1007/s00134-017-4745-9. Epub 2017 Mar 16.
練習心肺復蘇認準上海博友公司http://localhost/MetInfo5.3.19/product/product_7_1.html